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的选用要求(一)
发布时间:2021-10-22 16:19:18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430
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的选用要求包括流动相性质要求、流动相选择、流动相pH值、流动相脱气、流动相过滤、流动相贮存、卤代溶剂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和HPLC用水等方面。

一、流动相性质要求:
HPLC中,强溶剂使溶质在填料表面的吸附减少,相应的容量因子k值减小;较弱的溶剂使溶质在填料表面的吸附增加,相应的容量因子k值增大。因此,k值是流动相组成的函数。理论塔板数一般与流动相的粘度成反比。1、流动相应不改变填料的任何性质:低交联度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排阻色谱填料有时遇到某些有机相会溶胀或收缩,从而改变色谱柱填床的性质。碱性流动相不能用于硅胶柱系统。酸性流动相不能用于氧化铝和氧化镁等吸附剂的柱系统。 2、纯度高:色谱柱的寿命与大量流动相通过有关,特别是当溶剂所含杂质在柱上积累时。3、必须与检测器匹配:当使用UVD时,所用流动相在检测波长下应没有吸收或吸收很小。当使用RID时,应选择折光系数与样品差别较大的溶剂作流动相,以提高灵敏度。4、粘度低:高粘度溶剂会影响溶质的扩散和传质,使柱效降低,还会使柱压增加,分离时间延长。zui好选择沸点在100℃以下的流动相。5、对样品的溶解度要适宜:如果溶解度欠佳,样品会在色谱柱内沉淀,不但影响纯化分离,而且会使色谱柱恶化。6、样品易于回收:应选用挥发性溶剂。二、流动相选择:HPLC中,溶剂的洗脱能力与溶剂极性相关。1、正相色谱的流动相:在正相色谱中,溶剂强度随极性的增强而增加。正相色谱的流动相通常采用烷烃加适量极性调整剂。2、反相色谱的流动相:在反相色谱中,溶剂强度随极性的增强而减弱。反相色谱的流动相通常以水作基础溶剂,再加入一定量的能与水互溶的极性调整剂(如甲醇、乙腈和四氢呋喃等)。极性调整剂的性质及所占比例对溶质的保留值和分离选择性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甲醇-水系统满足多数样品的分离要求,且流动相粘度小,价格低,是反相色谱zui常用的流动相。乙腈-水系统与甲醇-水系统相比,乙腈的溶剂强度较高且粘度较小,可满足在紫外185~205nm处检测的要求,综合来看,乙腈-水系统优于甲醇-水系统。在分离含极性差别较大的多组分样品时,为了使各组分均有合适的k值并分离良好,需采用梯度洗脱。三、流动相pH值:采用反相色谱分离弱酸(3≤pKa≤7)或弱碱(7≤pKa≤8)样品时,通过调节流动相pH值,以抑制样品组分的解离、增加组分在固定相上的保留和改善峰形的技术,称为反相离子抑制。1、弱酸样品:对于弱酸样品,流动相pH值越小,组分k值越大,当pH值远远小于弱酸pKa值时,弱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分离弱酸样品时,通常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弱酸,常用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和1%醋酸溶液。2、弱碱样品:对于弱碱样品,情况与弱酸样品相反。分离弱碱样品时,通常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弱碱,常用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和30mmol/L三乙胺溶液。流动相中加入有机胺可以减弱碱性溶质与残余硅醇基的强相互作用,减轻或消除峰拖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机胺(如三乙胺)称为减尾剂或除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