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中所含有的成分非常复杂,且随产地而异。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取决于其中烃类类型和数量。简单的石油及其产品组成分析是将其分为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SARA)四种组分,饱和烃部分包括非极性的直链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状饱和烃,芳烃部分包括极性的含有一个或更多个苯环的烃类,剩下的胶质和沥青质部分中有高极性取代基团。石油越重,组成越复杂。
GC对于汽油产品的分析应用广泛,尤其是烃族组成和单环芳烃等,但HPLC也能实现分离功能,用HPLC测定汽油中芳烃,可同时给出C6~C10芳烃含量及部分异构体含量,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很早就有研究报道,用HPLC研究石油等重质油品中的稠环芳烃,效果很好。近些年来,用HPLC对柴油及其它油品中多环芳烃分离研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几年来,国际石油勘探储量的增加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老油田的精查细找和薄油层、新层系的发现而得到的。因此对于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工作、寻找薄油气层和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各老油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另一方面,由于钻采工艺的迅速发展在快速钻井过程中,及时准确发现油气显示,特别是薄层及超薄层油气显示,对于常规气体色谱检测分析仪来说,已明显感到不足。为了在快速钻进条件下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卡准地层,定量快速色谱分析技术应运而生。
原油是石油化工生产的源头,原油的族组成对于后续加工工艺选择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原油的简单族组成分析是将其分为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四种组分,原油越重,组成越复杂。针对原油中沥青和重质油族组成分析的常规四组分法广泛采用溶剂沉淀,冲洗吸附色谱是LC在石油化工中应用的开端,美国试验材料协会(ASTM)将四组分法作为推荐的标准方法。在此基础上,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针对我国重质油特点,对四组分法进行了改进,对石油沥青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六组分、八组分、十一组分法。然而,这种依赖经典的柱色谱法,不仅分析流程长,并需消耗大量的溶剂和吸附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相色谱仪器分析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大、发展快、应用广泛的现代分析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生理生化等几乎所有领域。表面活性是工业产品中常用的一种原料,其纯度与结构应用性能有密切关系,液相色谱的分离有独特的效果,如C18柱及甲醇、水为流动相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可得到其纯度、分子量大小及添加剂巯基苯并噻唑,也可分离聚乙二醇及吐温系列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