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谱分析是当前临床主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在药物的研制、生产以及药品检验部门等相关领域中均有所涉及,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60年代所研发出来的一类集高分离效率、快分析速度以及自动化操作的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简单,运用此仪器可以对药物进行准确的分析,使检测结果更为精准,提升检测准确率。高效液相色谱仪运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数量相当大,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通常与糖类成分相结合,然而,它存在的形式最终会变为以苷元形式,在葛属植物质量的评定过程中,一般会以异黄酮成分当作具体的参考依照来进行。研究学者为了测定多种葛属植物中的异黄酮成分含量,选择了其中七类葛属植物,检测方式则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并得出葛属植物中异黄酮成分含量有较大的差异性,它对于葛根质量的评价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在癌症、炎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病症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蛋白类生物药品是重要的一类药物。蛋白药物有很多不同形式,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单克隆抗体(mAbs)和抗体偶联药物(ADC)。这些蛋白质分子的明显优势在于他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到现在临床研究中已经超过了2000种,其中250种已经获准用于人类疾病治疗。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生物制药的前景非常广阔。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医药领域有作用呢?1.药物生产中进行中间控制:生产抗菌素时,首先要了解发酵液中的主体与付产物的存在情况。例如:青霉素、四环素、头孢子菌素、红霉素、柔红霉素、庆大霉素等的发酵产物,均可用C18柱和甲醇及缓冲液配制的流动相或用离子对法,分析主体及其收产物的含量。对普鲁卡因酰胺、茶碱等可进行主体含量的测定,对硝酸甘油可测定主体含量及其降解产物,以便保证药物的热量。
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中离子色谱法是其发展中一项重要的新型分析技术,其在化学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也是化学领域中着重研究的一项分析技术.在我国的药品检测中,离子色谱法也起到了非常较好效果.在离子色谱检测法不断的完善发展影响下,在药品检测领域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食品加工产业日渐扩展,也随之带来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而促进着很多新兴的食品检测技术的出现。新兴的检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人们健康和安全,但我国当前的食品检测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检测问题大体上分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两方面。色谱类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在当下的食品检测中,气相色谱仪以及液相色谱仪是食品检测中色谱食品安全检测仪器中经常应用的两类色谱类食品检测仪器。
近年来食品安全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据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爆发的粮食安全问题,约12.5%是由粮食中真菌毒素造成的,比如我国华南地区爆发的霉甘蔗中毒,长江流域地区出现的赤霉病等。而在粮食真菌毒素的检测中,普遍存在以下特点:①绝大多数真菌毒素都难溶于水,却在甲醇、乙腈、甲酸等有机溶剂中呈现易溶性,比如黄曲霉毒素(AFS)、玉米赤霉烯酮(ZEN)、T-2毒素等;②粮食真菌毒素会影响人类各器官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比如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等。呕吐毒素会影响人类的肠胃、口腔黏膜等器官,削弱人类的消化功能以及免疫力,伏马毒素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真菌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经典柱色谱基础上,借鉴气相色谱发展经验创立的分离分析技术,可实现对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其在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中应用广泛,涉及药品鉴别、杂质控制、含量测定等诸多方面,已成为药品检验的主流分析方法。企业在应用此方法时,应通过体系文件、必要的验证、严格的操作、同步记录等规范化流程,确保高效液相色谱检验结果的稳定、可靠和准确。
防腐剂、抗氧化剂、色素、增味剂香料……这些读起来拗口的化学名词在食品里用来做什么?超市货架上堆砌着似乎天生如此的深加工食品。有一个统计说,人类95%的食物,都含有添加剂。这些原本与食品并不相关的化学物质,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众所周知,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果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这些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加工食品将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因此,测定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以控制其使用量,对保证食品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故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事故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个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
近年来,食品、药品、保健品以及动物饲料等各方面频频出现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事件,这类成分往往对患者造成病情不受控制、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添加违禁药物的日常检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薛恒跃等建立化学官能团专属性鉴别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抗癫痫类中药制剂中添加化学药品苯巴比妥进行初步确认,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对照品比对做最终确认,结果准确可靠。
色谱分析作为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已成为药物研制开发、生产单位、药品检验部门及医院临床检验等各个领域中药物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已逐渐成为药物分析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手段及主要制备方式之一。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鉴别相关物质、检查药物中有关物质的含量限度以及测定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含量,世界各国已将该法收载于药典。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可以消除药物中的杂质,制剂中的附加剂及共存的药物对测定的干扰,因此药物成分含量测定中HPLC法应用广泛。由于一种药剂常含有多组分,色谱方法是既能分离又能定量的方法。如脂溶性维生素片,含有铬维生素,有C18柱及含1%碳酸铵的甲醇为流动相。一次即可将各维生素B6、D1、A、E同时分离并定出含量。又如止痛药或退烧药也可用此法分离并测得各组分的含量。